登 录 注 册
 
  • 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
    所在省份:云南省 所在城市:昆明市
      云南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简称“民促会”。英文译名为:Yunnan Promotion Associ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英文缩写为:YNPADPE),于2015年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依法登记,由云南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单位等自愿组成的地方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本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云南省民政厅,本会依法接受云南省民政厅的监督管理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   本会宗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以为会员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政府职能向社会延伸服务为宗旨。以服务会员、搭建平台、规范行为、提升素质、推动完善金融市场建设和有序发展、协调会员与政府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为把实业做大做强支持带动中国民营企业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本会的业务范围:   (一)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民营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提升职业道德,加强自律管理,承担社会责任;   (二)调查研究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融资投资、经营管理、改革改制、转型升级等问题,及时反映民营企业的呼声和诉求,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建议和依据;   (三)为会员企业申请有关扶持资金及税费减免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四)通过会刊、网站等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国内外民营企业发展资讯,发布企业供求信息,交流企业先进经验,宣传企业典型;   (五)积极为民营企业开展创业辅导、教育培训、考察交流、技术创新、管理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为民营企业开展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六)组织会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举办和参与有益于提高民营企业影响力、树立民营企业良好形象的各种社会活动;   (七)接受相关部门授权或委托的事项。
  • 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所在省份:山东省 所在城市:济南市
      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学校致力于高水平中医药特色名校建设,设置17个教学机构,4个科研机构,4个教辅机构,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5所教学医院、97处实践教学基地、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8家中医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9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7人,硕士生导师589人。荣获国家“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者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0人,山东省优秀教师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1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96人。有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1个。   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系山东中医药大学所属二级学院,负责学校成人学历教育和中医药行业技能培训。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教学管理科、学籍管理科、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目前有教职工12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学院培训中心下设学员公寓,实行酒店式管理,可同时提供百余名学员的食宿保障,另有培训教室两间(可分别容纳100人、40人),教学配套设施齐全。我院长期开办山东省“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截止目前,累计培训7980人。2018年10月至11月,举办重庆市临床中医骨干培训班,累计培训100名来自重庆各区县中医骨干。目前,正举办“西医学习中医”高端培训班、小儿推拿班等各类中医药培训项目。   联系电话:韩辉13864083118
  • 天津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所在省份:天津 所在城市:南开区
      201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天津市政府共建高校,即将成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政府三方共建高校。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现有16个学院、1个学部、1个研究院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19个教学实习基地。   天津中医药大学(含一二附院)现有在编教职工3572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97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长江7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得者7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9人,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3人,天津市授衔专家9人,天津市突贡专家2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一层次人选15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0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1人,天津市青年科技优秀人才6人,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1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个,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A类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天津市“131”创新团队2个。   联系电话:15022411527崔老师
  •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
    所在省份:北京 所在城市:东城区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是经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政部审核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2005年5月18日正式成立。2017年12月4日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业务主管单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和民族卫生工作。早在1951年12月1日,国家就提出并实施了《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方案》。1984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国家民委《关于加强全国民族医药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民族医药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大力发展民族医药卫生事业。李维汉、乌兰夫、阿沛、阿旺晋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杰出代表提出了振兴民族卫生事业的呼唤。著名回族革命家场静仁副总理曾语重心长地讲:“提高民族卫生事业水平, 提高全民族人民健康水平,是我多年的心愿”。他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翻了身,但少数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地方病、多发病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政治上的稳定、民族的团结。”2001年,根据乌兰夫、杨静仁、阿沛·阿旺晋美等老同志的委托,郁德水局长联系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商议筹备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有关事宜。   立志振兴民族医药卫生事业,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医药走向世界,让民族医药为人民服务。   在筹备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过程中,彭冲、布赫、洪学智、程思远、阿沛.阿旺晋美、白立忱、吴阶平、赵南起、铁木尔等领导的给予热情鼓励、指导和帮助;国家民委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李德洙主任等领导对协会的筹备工作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民政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名民族自治区卫生厅的领导同志和广东等地卫生厅的领导同志对协会筹备工作都给予大力支持。在协会筹备工作中,还得到了各民族地区的代表人物、海外华侨同胞、台湾地区同胞、港澳地区同胞和民族企业的支持和帮助。   经过积极紧张的筹备,卫生部于2001年6月第一次向民政部提出了组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申请。2003年3月18日,卫生部再次向民政部提出加快组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申请。经协会筹委会多方努力,民政部于2004年6月4日以《关于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筹备成立的请示》(民发[2004]80号)文呈报国务院。文中指出:“对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申请筹备成立的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核,认为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成立理由充分,业务范围明确,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活动资金,手续完备,不存在业务范围相同相似的其他全国性社团,符合筹备成立的条件。建议同意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筹备成立”。   2004年9月16日经回良玉副总理、2004年9月18日经吴仪副总理批示同意,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9月20日批复同意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成立。2004年10月15日民政部以民函〔2004〕247号文下发了《关于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筹备成立的批复》,确定“同意你会筹备成立”。“自批准之日6个月内完成筹备工作,并到我部办理申请成立登记”。   2005年5月18日,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在京西宾馆举办了隆重的成立大会!   联系电话:010-64162256
  • 青岛永新中医医院
    青岛永新中医医院
    所在省份:山东省 所在城市:青岛市
      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青岛市卫生健康局   机构设置:二级综合非营利性医院   师资力量:楚华,李永泰,张南霞均为我院执业的中医专家,院拥有较强的中医专家团队,这些专家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带教经验,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提高了我院的医疗水平。他们诊脉效果显著、用方独到,治愈患者颇多,深受患者好评。   我院一直为周边的社区服务中心和诊所等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技术培训,培训总人数逾百人   联系方式:王海莲 15318819312 58828801
X
  • 姓 名:
  • 证件号:

如您是本站会员请点击这里登录>>